伤寒祛寒助阳,暑病清暑益气。究竟留伏二字未有分别。
有力为阳,无力为阴。 不止,而头汗、身无汗及发热不止,又为不治之症也。
若脉沈足冷,虽发热,急宜温肾以扶元气。二者均是项背强急,而发散则有轻重之不同。
观《内经》论重虚之脉,既以寸虚、尺虚定虚脉之大概矣,而又结之曰:如此者滑则生,涩则死。若身热烦渴,汗出恶热,此阳明经本病也,宜清邪热。
火则有上下之辨,或从下而之上,相火动而连及君火。大抵热入于胃,水涸粪燥,必发谵语。
病而不得视者,卫气留于阴,不得行于阳,则阳气虚,故目闭也。《范汪方》云∶凡无生姜,可用干姜一两当二又云∶桂一尺者,削去皮竟,重半两为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