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满,烦惊,小便不利,谵语,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,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名之曰抵当者,直抵其当攻之处也。
上文先热后厥,是阳为主;此先厥后热,是阴为主。详太阳篇。
复不能吐者,寒气在胸中,似有形而实无形,非若饮食有形而可直拒之也。石脂、余粮,助燥金之令,涩以固脱。
在太阳用生姜泻心汤,以未经误下而心下痞硬,虽汗出表解,水犹未散,故君生姜以散之,仍不离太阳为开之义。可不审之精而辨之确乎?
胃热则消谷善饥,胃寒则水谷不纳。豆形象肾,制而为豉,轻浮上行,能使心腹之邪上出于口,一吐而心腹得舒、表里之烦热悉除矣。
是阳根于阴,静为动本之义。且妄编于太阳篇中水证后,而方后又以身热皮粟一段杂之,使人难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