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匮要略》曰∶舌黄未下者,下之黄自去。身体痛,或鼻温毒者,冬月感寒毒异气,至春始发也。
《千金方》云少气不足以息也。秘之,莫与俗人言之耳。
表证不与正伤寒同治法,里证治相同。 热闷不恶寒,竹叶石膏汤。
动气者,脏气不调,筑筑然跳动,随所主而形见于脐之左右上下也。 三阳发热而呕逆,小柴胡汤,呕而渴者,猪苓汤、五苓散。
如附应声,如影随形,见病者则目识心通,见医人则接谈无虑。谨之慎之,毋怠毋忽。
三四日,邪传少阳胆,胸胁痛而耳聋,寒热,呕而口苦,按至半阴半阳及脉来弦数者,是半表半里也。 伤寒,则发热恶寒。